当前位置:主页 > 理财 > 正文
炒股亏钱的四大原因,可对号入座!-当前时讯
来源:星图金融研究院作者:洞察网2023-03-13 17:18:51


(相关资料图)

投资是一场长跑,我们需要从书籍中汲取力量。星图金融财顾频道联合星图金融研究院推出“财顾荐书”栏目,每期一位主理人,负责向大家推荐一本经典书籍。

本期主理人为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付一夫,他推荐的书目是《金融心理学——掌握市场波动的真谛》,作者是拉斯·特维德。

以下为推荐正文,希望大家阅读愉快,有问题也欢迎留言交流。

影响股价波动的因素有哪些?

看到这样的问题,很多人都会想到经济形势、市场环境、行业前景、公司业绩等一系列答案,然而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却经常被忽视,那就是人心

事实上,股市的所有的交易本质上都是由人来完成的,价值投资派也好,技术分析派也罢,在最终决定买入或卖出之时,真正驱动投资者完成这一笔操作的,恰恰是他们的主观心理。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投资者在面对买卖决策时,往往不是根据当前的市场行情或者其他客观因素来实现的,而是基于自己的主观情感,这也常常会导致投资者动作“变形”,甚至违背了最初的理性认知,继而导致决策失误如滚雪球一般不断放大——不光是普通投资者,就算是资深股民或者投资大师,也经常会因为一时的心理冲动而去选择一只股票,结果便是难逃亏损的命运。

有人总结了这样一句话:“市场中的大多数输家都是败给自己,而人最大的敌人来自于其内心”,此言非虚。

正因为“心理因素影响市场价格波动”这一事实正为越来越多的学者和股民所接受,我们才有必要去读懂股市背后的心理学规律,把握在行情各个阶段人的心理状态和错误的投资决策过程,继而提高自己的认知和交易水平,而这本《金融心理学》就是最好的教材,其作者为拉斯·特维德,曾担任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员、基金经理人和投资银行家10余年,创立了白鲸(Beluga)金融交易公司,现为瑞士高科技公司Supertrends联合创始人,他的另一本畅销书《逃不开的经济周期》亦是广为流传。

《金融心理学》一书论述了股票市场交易背后“市场心理行为”的另一面,突出刻画了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因素如何对金融资产价格变化产生影响,继而提供了一整套心理学体系,为广大投资者认识市场波动和分析市场运行逻辑提供了不一样的视角。

例如,作者在书中指出,无论是职业投资人还是散户交易行为,都极容易受到四种心态的影响:

一是后悔。眼睁睁看着股市已经涨起来了,自己却没有进场,这时往往会因为踏空而产生强烈的后悔感,等股价稍微回落就迫不及待地冲进去,仿佛是在纠正自己之前的错误。

二是自负。人们通常都会在潜意识里把成功归因为自己的努力,而不是靠运气得来的,在股市里也是一样,很多投资者赚了钱就开始自信心爆棚,想当然地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能够驾驭市场的投资本领,而受这种自负心态的影响,很容易就会在后面的交易中忘记谨慎和风险,并且交易更加频繁,而这往往就是亏损的开始。

三是适应。很多人特别容易屈服于别人的意见,想要努力跟大多数人保持同样的立场和行动,别人买我就买,别人什么价格买我就同样价格买,随波逐流。

四是自我安慰。很多时候人们的行为结果会跟起初设想的相反,但他们却不会轻易认错,而是忽略或者曲解那些不舒服的信息,主动寻找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来寻求心理安慰。不少人或许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手中的股票被深套时就不愿意打开账户了,任何关于股市的负面消息他们都不愿意去听信,可一旦听到利好消息,他们就会打起精神,甚至准备加仓买入了。

上述种种,相信绝大多数人都切身领会过,而这些心态汇集在千千万万投资者身上,自然会对股市的波动产生影响。

在此基础上,作者又讨论了成交量——虽然金融市场上充斥着各式各样的表面信息,但成交量是骗不了人的,而且牛市的成交量一般要大于熊市的成交量。从金融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是因为人们对于收益和亏损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正因为牛市中多数人都能赚到钱,并且会归功于自己投资水平的提高,因此操作更加频繁,成交量就显著放大;熊市则相反,多数人都亏钱了,出于自我防御的心理,人们更倾向于坚守在被套的股票上,赌它总有一天会涨回来,成交量自然也就低迷了。

书中还提到了“技术图形的自我实现”。作者认为,“成千上万的市场参与者在相同的技术图形上画着相同的线,或在个人电脑中装入相同的程序。有些券商理解这些模式,据此可以作出逻辑假设。其他人什么也不懂,只是找寻某种模式。但是,即使一种模式完全是偶然重合,使用它的券商多了,它也有可能产生强烈的信号。”

比如说,从技术图形上看,某只股票在跌到10块钱附近时应该获得支撑,后市看涨,此时相当于发出了一种买入信号,恰好同时使用这种技术分析的人有很多,大家都纷纷开始行动,如此便导致股价被推高。这就意味着,虽然某种技术分析偶然地发出了未必正确的信号,但却因为被广为传播而最终真的变得准确。反过来,一旦股价触碰到压力位,每个人都想在别人前面早溜一步,结果造成了股价的崩盘。

再如,关于金融市场的信息,书中提到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新闻消息,另一类是市场参与者的交易信息。在作者看来,新闻消息根本没有任何价值,反而有误导作用,因为市场走势常常与新闻消息背道而驰。比如某权威期刊文章指出,国债价格将进一步下跌,但事实常常是国债价格随后开始了猛烈的攀升。这便意味着,靠听财经新闻来交易股票是不可能赚到钱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作者给出了以下三点原因:

首先,很多人都会先入为主地认为媒体发布的信息一定都是真实的,可是实际上,在公开新闻比获得的信息,有些是模棱两可的,相互矛盾的,有些还是虚假信息,当然无法反映市场走势;

其次,新闻消息的价值在公布的瞬间已经大打折扣,因为“市场走在经济的前面”,在利好和利空消息正式发布之前,市场价格已经反映了人们对它的预期。所以消息正式发布的那一刻,价格往往已经站在了山顶上或是跌到了谷底;

最后,大量复杂的新闻信息会给人们的神经带来很大的压力,使其对原本有把握的事情产生怀疑而做出错误的判断。而实际上,影响金融价格的直接因素就是市场里人们的判断和认知,而媒体无法预测出群体的认知。

作者进一步指出,如果投资者想赚钱,应该盯住市场参与者的交易信息。而市场参与者主要有“市场大腕”和散户两类,其中散户是市场里最不精明的人,市场大腕总体上比其他绝大多数参与者赚的更多,因此要坚定地跟随市场大腕进行操作才能赚钱。而这里的市场大腕又包括三类群体:持有上市公司5%股份以上的高管、证券交易所的资金大户(社保基金,保险机构,基金,券商等)、金融套利者,这些重要的市场操作者的交易行为大都要在监管部门备案公布于众,人们可以从公开的信息里查找到他们的踪迹,继而为自己的交易行为带来帮助。

当然,受篇幅所限,本文无法将这本《金融心理学》的内容充分展现,建议感兴趣的朋友去读一读原著,相信一定会大有裨益。

【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意见仅为观点交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专门备注外,本文研究数据由同花顺(行情300033,诊股)iFinD提供支持】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相关文章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