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财 > 正文
王思露:中国消费者不必盲目效仿韩国囤盐
来源:金融界作者:洞察网2023-08-25 17:35:15


(资料图)

中新经纬8月25日电 题:中国消费者不必盲目效仿韩国囤盐

作者 王思露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科普中国专家

24日,日本正式开始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日本核污水排海会否影响海产品安全,是各国消费者都非常关心的话题。实际上,在日本核污水排海前,韩国消费者就开始大量购买海盐及其它海产品,出现囤盐潮。目前,韩国的海盐价格仍维持在历史高位,相比往年高出五成左右。日本核污水排海会否影响食盐及其他食品安全?囤盐是否有必要?

王思露

首先,并不是所有食用盐都与“海水”有关。我们常食用的盐主要分为海盐、湖盐和井矿盐。海盐是一种以海水为原料制成的食盐,海水当中所含的矿物质元素会在制盐的过程中与氯化钠一并析出,这样一来海盐当中的矿物质就会比其他品种食盐更加丰富(虽然多一些,但数量也很少,不用过多考虑)。湖盐通俗来讲就是“以湖水为原料制成的食盐”,它也叫“池盐”,由内陆的咸水湖或盐湖湖水原料在盐田中晒制、蒸发、提炼而成。而井矿盐是通过矿井把饱和卤水提到陆地过滤后进入蒸罐或MVR设备用电或者蒸汽蒸发卤水中的水分,实现盐的结晶。中国主要的食用盐产品是“井矿盐”,约占87%;而大家比较关心的“海盐”的量其实仅占到10%,剩下的是“湖盐”。人们日常吃的较多的井矿盐和湖盐暂不会受到核污水排海影响。更重要的是,任何食品都有严格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程序和检测项目,食盐也是如此,所以流通到市场当中的食盐安全性很高,消费者可以放心吃。日本的核污水排海对中国的食盐流通不会产生影响,无论是哪种盐,消费者都没有必要囤积。

其次,中国食盐的储备量非常充足,够我们“吃”的。公开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原盐产能和产量最大的国家。2022年,中国原盐产能达11585万吨,产量达8390万吨;2022年全国原盐表观消费量达到5830万吨;出口原盐71.3万吨,进口942.5万吨。总体上,现有食盐产能大于消费需求量,存在一定程度的供大于求。

再次,韩国食用盐的情况与中国不同。一方面韩国整体上离日本更近,另一方面韩国的海水盐摄入比例较多。韩国国内食盐供应主要依赖进口,进口的食盐中就包括一部分海盐。这与中国丰富的食盐储备不同,可能加剧韩国消费者的恐慌情绪。因此,中国消费者不必盲目效仿韩国消费者囤盐行为。

最后,对于食盐本身要持理性态度。《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正常人每天食盐量小于5克,控盐是保证健康的有效法则。钠盐吃多了,本就不利于身体健康。食盐本身属于调味品,从健康角度出发并不建议大家多吃,不需要大量购买;更何况买得多了,存放时间过长还会影响食盐的质量和安全性。对食盐消费,要不恐慌,相信科学;不囤盐,不相信谣言。(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张芷菡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相关文章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
最近更新